電絮凝設備是一種常用于水處理和廢水處理領域的設備,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懸浮顆粒物和膠體物質。它具有凝聚、吸附、氧化還原、氣浮等作用,可以有效地用于脫色、殺菌、除重金屬離子、去除有機物其他污染物。
電絮凝設備的核心原理
其工作過程可簡單理解為 “電解產生絮凝劑 + 污染物凈化” 的結合,具體包括三個關鍵步驟:
電極溶解:陽極(如鋁電極)在直流電作用下被氧化,釋放出金屬離子(如 Al³?、Fe²?/Fe³?),這些離子在水中水解生成氫氧化鐵等具有吸附性的氫氧化物膠體(類似傳統絮凝劑的作用)。
氧化還原反應:陽極可直接氧化水中的還原性污染物(如有機物、硫化物),陰極則可能還原某些重金屬離子(如銅、鉻)使其沉淀。
氣浮分離:電解過程中,水會在電極表面分解產生氫氣、氧氣等微小氣泡,這些氣泡可吸附污染物膠體或絮體,使其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,便于分離去除。
電絮凝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
電極板:核心部件,常用材料為鋁、鐵、鈦(涂層電極)等,根據污水類型選擇(如鋁電極適合處理含磷、有機物污水,鐵電極適合處理重金屬污水)。電極排布方式有平板式、管式等,影響反應效率。
電解槽:容納污水的反應容器,需耐腐蝕、絕緣,部分設計會增加攪拌裝置以提高傳質效率。
直流電源:提供穩定的直流電,控制電流、電壓參數(直接影響電極溶解速度和反應強度)。
整流器: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,配合電源調節輸出參數。
固液分離裝置:如沉淀池、氣浮刮渣機等,用于分離反應生成的絮體、浮渣。
控制系統:通過傳感器監測污水 pH、濁度等參數,自動調節電流、反應時間等,實現自動化運行。
電絮凝設備的優勢與適用場景
優勢:
無需人工添加絮凝劑,減少化學藥劑消耗和二次污染;
集絮凝、氧化、氣浮于一體,處理流程簡單,占地面積小;
對重金屬、懸浮物、膠體、部分有機物(如染料、油污)的去除效果好;
操作簡便,可通過調節電流電壓靈活控制處理效果。
適用場景:
工業廢水:如電鍍廢水(除重金屬)、印染廢水(脫色、除 COD)、食品加工廢水(除油、懸浮物)、屠宰廢水等;
市政污水:預處理或深度處理(如除磷、SS);
垃圾滲濾液:輔助去除難降解有機物和重金屬;
含油廢水:如機械加工、油田廢水的破乳除油。
使用方法:
1.檢查設備并確保其運行正常。首先,檢查設備的各個部件,確保沒有松動、損壞或滲漏的現象。接著,檢查電源和連接線路是否正常,以及電解槽中的電解質和電極是否準備就緒。
2.準備好待處理的水樣。將需要處理的水樣裝入水槽中,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初始pH值和溫度。對于不同類型的水樣,可能需要進行調整以獲得最佳的處理效果。
3.啟動電絮凝設備。通過控制面板或開關,將設備啟動。在啟動后,設備會自動進行預設參數的調整和電解質的注入,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行。
4.監測處理過程。在整個處理過程中,需要對操作參數進行定期監測和調整。這包括監測電流、電壓、電極間距等參數,以及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電解質的添加量和pH值的控制。
5.收集處理后的水樣。將處理后的水樣從出口處收集起來,將其送入后續的處理環節或直接排放。同時,對處理后的水樣進行必要的水質分析,以確保達到處理要求。
6.維護和清潔設備。在使用完設備后,及時進行設備的清洗和維護,以保持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。同時,需要定期更換電解槽中的電解質,并進行相應的維護和保養。
通過以上使用方法,可以有效地利用電絮凝設備進行水處理和廢水處理,達到去除懸浮顆粒物和膠體物質的目的。
然而,注意在使用設備過程中,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,并遵守相關的安全注意事項,以確保人身安全和設備運行的正常穩定。